文藝星開講·《功勛》系列訪談
如何講述屠呦呦的故事?編劇王小平這樣說
“追逐科學和真理的人永遠不會老”“被屠呦呦的執(zhí)著精神打動了!”……電視劇《功勛》日前收官,近日,由“瀘州老窖1952”獨家冠名,人民網(wǎng)推出“文藝星開講·《功勛》系列訪談”,邀請主創(chuàng)團隊講述演繹心得和拍攝幕后故事,一起重溫時代經(jīng)典,致敬開創(chuàng)精神!
怎樣突出科學家的性格特質(zhì)?如何平衡現(xiàn)實故事和藝術表現(xiàn)之間的關系?近日,王小平做客人民網(wǎng)“文藝星開講”,講述《屠呦呦的禮物》的創(chuàng)作故事!澳且淮舜騽游覀兊氖撬麄兊睦硐胫髁x,這使他們義無反顧地作出選擇,并為之付出終生。”王小平表示,“我想告訴觀眾精神世界的豐富對我們現(xiàn)實生活的重要性,我們應該有追求、有理想!
談改編:大事不虛小事不拘
人民網(wǎng):將屠呦呦的經(jīng)歷改編為影視作品時,您提前做了哪些功課?
王小平:作為一個編劇,在創(chuàng)作之前要搜集、研究并選擇資料。我先從外圍角度去看青蒿素的研發(fā)全過程,“523工程”相關的資料和書,我基本上都搜索了一遍。去年8月,我看望了屠老師,和她本人有了更近距離的接觸,進一步地體會到她是什么樣的人。
人民網(wǎng):這個單元名字為什么叫《屠呦呦的禮物》呢?
王小平:屠呦呦在瑞典獲諾貝爾獎時發(fā)言說過,“青蒿素是中醫(yī)藥給人類的禮物”,我們覺得這句話特別好,以“屠呦呦的禮物”為標題很適合。6集劇情講了青蒿素的研發(fā)過程,屠老師在這個突破點上給了人類一份禮物。
人民網(wǎng):您怎樣突出角色個性呢?在細節(jié)上有哪些準備呢?
王小平:我從小在中國科學院長大,我父母、鄰居都是科學家。優(yōu)秀科學家的共性就是專注。我翻閱了屠老師所里的檔案,詢問她的同事、學生,進一步了解她的性格。
她的興趣不太廣泛,不像一般女性對音樂、表演、服飾等感興趣。屠老師的愛好就是做實驗,一年300多天都是這樣。所以,塑造她單純的性格能表現(xiàn)她的專注。周迅用她自己的表演體現(xiàn)出一種特別的專注,專注到有時候忘了接孩子,有時候忘了回家,有時候跟人說話不在一個軌道上……這都是她的特點。
科學家的專注對常人來說很難理解,他們的生活只有數(shù)據(jù)和反復的實驗,所以科學家的故事沒有那么多的戲劇矛盾。我們需要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人物的情感,表現(xiàn)他們和普通人共通的情感。
比如,劇中設計的比較重要的情節(jié)道具是一朵小花。海南疫區(qū)一位黎族小姑娘染上瘧疾,屠呦呦把一朵雞蛋花給了她。小姑娘病亡后,屠呦呦又把花帶回北京,夾在本子里,每到面臨難題的時候,她都會拿出這朵花,直到研究成功。這個道具對應著屠呦呦對家庭的虧欠。她的孩子從小和外婆一起長大,和母親相處的時間非常有限;她肩負著挽救全世界孩子的使命,放棄了自己和女兒的很多溫暖時刻。
人民網(wǎng):寫劇本的時候,如何平衡現(xiàn)實故事和藝術表現(xiàn)之間的關系呢?
王小平:我們是寫真人真事,和一般電視劇的創(chuàng)作規(guī)律不一樣。寫真人前提是大事不虛、小事不拘。大事是指我們在創(chuàng)作過程中,骨架百分百真實,包括時間點、線索和事件;小事是過程中的一些細節(jié),因為不可能全部還原,所以需要用藝術手段往里面填一些筋骨、一些血肉。在大骨架真實的前提下,我們需要有這種藝術想象力,通過人物關系,把大骨架撐得豐滿。
談主旨:精神比物質(zhì)更有力量
人民網(wǎng):為什么和曉龍導演商量,想請周迅來演屠呦呦?
王小平:我們需要找一個有點特立獨行,同時表現(xiàn)力又非常強的女演員。我和小迅認識多年,她渴望突破自己過去熒屏形象,在看劇本之前,她就同意演繹屠呦呦了。
這個角色和她過去演繹過的角色相差很大。她研究了很多影視資料,細微觀察了屠呦呦平時的生活特點。拍攝那段時間,她模仿屠呦呦走路的姿勢、說話的樣子、挎包的動作,還有微微駝背的儀態(tài)。在抓住這些細節(jié)以后,就有很強的代入感,她就成了影視里的屠呦呦。
人民網(wǎng):周迅在拍攝過程中有沒有壓力呢?畢竟這次飾演科學家,和平時影視形象相差較大。
王小平:有段臺詞的專業(yè)性強,大部門專業(yè)名詞大家都是第一次聽到。周迅連說了好幾遍都不流利,于是我們暫停了那天的拍攝。
她是一個非常認真的演員,只要走到鏡頭前就非常投入。那次她遇到臺詞問題后,感到特別難過。一來不做科研工作,很難掌握這類專業(yè)臺詞,另外,受年代的影響,當時的語言表達結(jié)構和現(xiàn)在也有差異。她說自己還需要做更多功課,之后便再也沒有出過類似問題。
人民網(wǎng):劇集里,有沒有您特別喜歡的戲份?
王小平:我很喜歡屠呦呦半夜去研究所看實驗狗的這場戲,因為這一段特別能體現(xiàn)出周迅的表演天賦以及她對人物的深刻理解。
一個藥品能否上臨床,和動物實驗有很大的關系。在實驗中狗死了一次,之后她夢到狗又死了,于是她半夜跑去實驗所的動物房。到了之后,她在門前停下,沒有馬上推開門,這表現(xiàn)了她內(nèi)心的抗拒。進去以后,狗在睡覺,她以為狗死了,開始搖籠子。狗醒了開始叫,她發(fā)現(xiàn)狗沒有死,坐下來哭,說“4號可以的,你是可以的”。這場戲只拍了一條,整個過程完成得特別好,這都體現(xiàn)出周迅對表演的節(jié)奏和臺詞有她自己的設計。
人民網(wǎng):您和鄭曉龍老師合作過《甄嬛傳》等多部影視作品,《屠呦呦的禮物》是您兩位共同完成的,這次創(chuàng)作過程中有哪些特別之處呢?
王小平:《甄嬛傳》《羋月傳》,都是曉龍來找我合作的,《屠呦呦的禮物》是一個例外。因為我媽媽是一名科學家,當年的“523”項目,我媽媽所在的生物物理所是合作單位之一。我父母在世時曾跟我說,為什么你沒有寫過一個科學家呢?他們過世后,我正好看到《功勛》里屠呦呦的單元,我覺得自己有義務為科學家立碑,也是完成父母的心愿。
人民網(wǎng):通過編寫這段故事,您希望給觀眾帶來哪些思考呢?
王小平:《功勛》主要寫的是我們的父輩。那個年代的人,總體來說特別純樸、簡單,特別有使命感,特別愿意奉獻,愿意把自己變成一滴水匯入江河。那一代人打動我們的是他們的理想主義,這使他們義無反顧地作出選擇,并為之付出終生。
精神是崇高的,比物質(zhì)更有力量。人之所以為人,就是因為我們有精神世界。所以,我想告訴觀眾,精神世界的豐富對我們現(xiàn)實生活的重要性,我們應該有追求、有理想。
結(jié)語:
“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,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。” 認同英雄,銘記歷史,主流價值綻放著奪目光芒;追隨英雄,共筑未來,真善美帶給人民前進的力量。時代經(jīng)典,致敬開創(chuàng)!由瀘州老窖1952獨家冠名播出的“文藝星開講·《功勛》系列訪談”, 將為大家揭秘 “功勛人物”背后的故事。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